哈喽美港通配资,我是你的小财神
童年与少年,投资意识的萌芽
1930年,巴菲特出生在美国奥马哈市。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,但巴菲特的父亲是一位精明的证券推销员,家底殷实,这使得他的家庭在艰难时期仍能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平。
家庭环境的熏陶,让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和强烈的赚钱欲望,他曾在朋友面前立志要在30岁之前成为富豪。
小时候的巴菲特就展现出了过人的经商头脑。5岁时,他就开始摆摊卖口香糖,后来又在繁华街区卖柠檬籽,并且他并不是将挣来的钱随意花掉,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囤积财富。
9岁时,他到高尔夫球场上寻找用过但还能再用的高尔夫球,细心地按照牌子和价格整理出来,发给邻居去卖,然后从中提成。这种对财富的敏锐嗅觉和商业实践,让他在童年时期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11岁那年,巴菲特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——鼓动姐姐与自己共同购买股票。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入了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,满怀信心地等待着赚钱的机会。
然而,该股价格不断下跌,姐姐十分气愤,不断埋怨他选错了股。幸运的是,股价很快反弹到了每股40美元,小巴菲特沉不住气,将股票全部出手,仅赚了6美元。但后来,这只股票的价格飙升到了每股200美元以上。这次经历让巴菲特深刻地认识到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,也让他在未来的投资生涯中更加沉稳和坚定。
除了股票投资,巴菲特在少年时期还积极拓展其他的赚钱途径。14岁时,他开始在《华盛顿邮报》兼职快递员,并且凭借着出色的商业头脑,制定了最高效率的送报路线,还在送报的同时兜售杂志。
很快,他就将送报业务变成了一项大生意,每月能够赚取100多美元。进入高中后,巴菲特一边上学一边炒股,对股票投资的兴趣日渐浓厚,这也为他日后进行长线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大学时光,师从大师,奠定投资理念
1947年,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,但他对这里的学习并不满意,抱怨自己比老师知道得还多。于是,在1949年,他转学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,并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商业管理学士学位,此时他的储蓄已经达到了9800美元。
1950年,巴菲特申请进入哈佛商学院,但被无情拒绝。然而,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他后来得知两位著名的证券分析师本杰明·格雷厄姆和大卫·多德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,于是毅然决定入读哥伦比亚大学。在这里,巴菲特遇到了可以改变他命运的老师——本杰明·格雷厄姆,他是价值投资的鼻祖。
在格雷厄姆的教导下,巴菲特接触到了“发掘烟头公司”的投资理念,即寻找那些有一点点价值却被人们忽略的公司,以低价买入,然后等待其价值被发现后高价卖出。这种投资理念对巴菲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了他早期投资的重要指导原则。
1951年,巴菲特发现格雷厄姆是盖可保险公司的董事会成员,于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早上美港通配资,他乘火车到华盛顿特区,敲开了盖可总部的门。在与盖可的一位高管洛里默·戴维森交谈了四个小时后,巴菲特对盖可保险公司感到非常兴奋。随后的星期一,他将自己2万美元储蓄的65%用于购买盖可股票,这笔投资最终变成了巨额财富。
在1952年,他以15259美元卖出了这些股票,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,但后来该股票价值大幅增长,这让巴菲特懊悔不已,也促使他更加坚定了长期投资的信念。
大学毕业后,巴菲特希望在同一年在华尔街工作,但他的父亲霍华德和导师格雷厄姆都劝他不要这样做。巴菲特甚至提出免费为格雷厄姆工作,但也遭到了拒绝。
无奈之下,他购买了一个德士古加油站作为副业投资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同时,他还担任股票经纪人,并参加了戴尔·卡内基的公众演讲课程,利用所学知识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教一个夜校课程“投资原则”,当时他只有21岁,而学生们的年龄是他的两倍。
创业与积累,打造属于自己的投资王国
1954年,格雷厄姆打电话邀请巴菲特到格雷厄姆 - 纽曼公司工作,巴菲特的起薪是每年1.2万美元。在这家公司,巴菲特仔细研究股市导向的杂志,以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来寻找那些被低估的大公司,他仅凭一堆财务数字,就可以敏锐地嗅出一家公司的好坏。
1956年,格雷厄姆退休并关闭了他的合伙企业,此时巴菲特的个人储蓄从9800美元增长到了14万美元。同年,巴菲特一家从华盛顿特区回到奥马哈,他创建了巴菲特合伙企业,七位家人和朋友共筹集了10.5万美元,而巴菲特仅投资100美元。
在管理合伙企业期间,巴菲特充分发挥自己的投资才能,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,寻找被市场低估的投资机会。他投资了诸如桑伯恩地图公司、邓普斯特农具机械公司等企业。在桑伯恩地图公司案例中,巴菲特发现该公司拥有大量的有价证券,其价值远超公司的市值,但由于公司业务模式传统,市场未能充分认识到其潜在价值。
巴菲特通过逐步买入股份,最终获得公司控制权,并推动公司进行业务调整和资产优化,实现了公司价值的提升,也为自己和合伙人带来了丰厚回报。在邓普斯特农具机械公司投资中,巴菲特通过改善公司运营管理、调整资产结构等方式,成功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巴菲特的投资业绩逐渐得到了认可,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信任他的投资能力,纷纷加入合伙公司,公司管理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。
到1962年,合伙企业的资金从最初的10.5万美元增长到了720万美元,巴菲特和妻子个人拥有超过100万美元的资产。他将所有合伙企业合并为一个实体,称为巴菲特合伙企业有限公司,并将业务迁至基威特大厦。
在这一时期,巴菲特还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——买入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股票。1962年,他发现这家纺织制造公司的股价低于每股8美元,于是开始购买该公司的股票。
1965年,巴菲特安排了一次商业政变,在董事会上控制了伯克希尔·哈撒韦,并任命新总裁肯·蔡斯负责公司运营。这一决策成为了巴菲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为他日后打造庞大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。
经验与启示,从巴菲特的早期经历中学习
回顾巴菲特30岁之前的经历,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
培养投资意识和商业头脑要趁早
巴菲特从小就展现出了对财富的渴望和对商业的敏锐洞察力,他通过各种实践活动,如摆摊卖东西、送报纸、投资股票等,不断积累经验,培养自己的投资意识和商业头脑。
这告诉我们,投资和商业能力并非天生,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的。对于年轻人来说,应该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投资观,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,锻炼自己的能力。
师从大师,学习正确的投资理念
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,本杰明·格雷厄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为巴菲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,让他在投资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。
这启示我们,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,要善于寻找优秀的导师,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正确的理念。同时,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投资知识,提升自己的投资水平。
坚持长期投资,不受短期波动影响
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资中,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,如过早卖出盖可股票,但他从这些经历中吸取教训,更加坚定了长期投资的信念。在后来的投资生涯中,他始终坚持价值投资,长期持有优质股票,不为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动摇。这告诉我们,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业,要有耐心和定力,不要被短期的涨跌所迷惑。
勇于创业,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
30岁之前的巴菲特并没有满足于为他人工作,而是勇敢地创立了自己的合伙企业,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,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投资王国。这启示我们,要有勇于创业的精神,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。在创业的过程中,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,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。
30岁之前的巴菲特通过不断地学习、实践和积累,为自己的投资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他的经历告诉我们,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。在投资的道路上,我们应该学习巴菲特的精神,培养自己的投资意识和商业头脑,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,勇于创业,为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而努力奋斗。
作者:小财神
什么才是富人?就是能够完全支配自己的时间,做自己喜欢的事美港通配资,有尊严、有认同,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富人。
长胜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